当前位置: 首页 >> 环境健康 >> 正文

转变环保思路 化邻避为邻利

来源:人民网 作者: 时间:2019.01.14

原标题:转变环保思路 化邻避为邻利

  白云区石槎路闹市旁,有一家“看不见”的净水厂——地上是生态景观公园,而庞大的净水设施就藏身于这座公园底下,通过景观设计改变了以往净水厂周边“脏乱差”,有效地破解了邻避效应。

  长期以来,环保项目的邻避效应,已经成为项目方、周边居民、政府相关部门的多方之痛。一方面是因为当地居民因担心建设的环保项目,如污水处理厂的气味、工艺等会对身体健康、环境质量,以及土地资源等带来负面影响;另一方面,一些环保项目资金、技术投入较少,导致其处于比较初级的治污手段,对周边的环境也缺乏全面、细致的考虑。因此,要破除其中邻避效应,关键是要让环保项目与生态环境有机融合。

  然而,要如何促成两者的有机融合呢?其中,转变单一治污的观念尤为重要。如今,环保项目已不是单纯地为“治污而治”,方法也不是单独从市郊划块空地出来建设治污工厂,如何在保障环境效益的前提下,兼顾城市更新改造与生态景观营造,才是破题的关键。而白云区的这家地下净水厂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良好范例。

  以石井净水厂的经验来看,其“生态注入、景艺相融”的设计理念翻译成直白的话就是,“人们害怕什么,我们就优先避开什么;人们乐见什么,我们就融入什么。”——将群众“嗤之以鼻”的污水处理的主要工艺池体全部埋于地下,从空间上直接减少人们与污水处理厂接触的机会。同时,把原来的污水处理设施打造成群众乐于接受的地上环境友好型生态公园,在增添城市景观亮点之余,也进一步提升周边土地的环境质量和使用价值,为污水处理厂土地资源利用提供了新思路。结果既有利于民,也还利于民,更能有效地消除邻避情绪。

  当然,要有效化解邻避效应,除了观念与技术的改变外,还需要政府、企业和公众三者的共同努力。一方面是企业要不断革新技术,最大限度降低治污带来的影响,发挥“城市肾脏”的最大作用;另一方面要完善政府与社会共同监管制度,加强社区监督,强化政府的管理与监督作用,让邻避变邻监,化邻避为邻利。

  (陈文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