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生态保护 >> 正文

濮阳:全力打造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示范区

来源:濮阳日报 作者: 时间:2021.12.08

濮阳日报社专题报道组

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非一日之功。要保持历史耐心和战略定力,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既要谋划长远,又要干在当下,一张蓝图绘到底,一茬接着一茬干,让黄河造福人民。

——习近平

黄河润泽了千里肥田沃土。

万里黄河,就像一条盘亘于中华大地上的巨龙,从巴颜喀拉山北麓蜿蜒而下,经草原、过沼泽、穿峡谷、越高原,在中原腹地铺开沃野万里,滋养着中华民族代代生生不息、枝繁叶茂。

在造福亿万子民的同时,千百年来,黄河历经数次改道,给沿岸百姓带来了水患灾害。濮阳因地处黄河“豆腐腰”段,“三年两决口,十年一改道”几成常态,境内形成了两条黄河故道和一个黄河滩区带。漂泊、动荡、贫穷,曾是历代沿岸百姓难以摆脱的梦魇。

黄河宁,天下平。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濮阳人民始终在与黄河作斗争。1983年建市以来,自强不息、百折不挠的濮阳人在兴利除害、治水富农、建设幸福河上进行了积极探索。我市以治水为中心,以种稻改土为重点,打响了“背河洼地变丰田”攻坚战,昔日被人们传唱为“冬春白茫茫,夏秋水汪汪,只听蛤蟆叫,就是不打粮”的背河洼地盐碱窝,俨然成了鱼米飘香的“小江南”。

“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2019年9月18日,在郑州召开的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千秋大计的战略高度,擘画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宏伟蓝图。

新时代开启新征程,新使命展现新作为。

全市上下紧紧抓住这一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按照省委、省政府“坚守黄河安澜这一底线,扭住保护治理这一核心,抓好高质量发展这一根本,传承黄河文化这一根脉”要求,坚持“一廊道一中心、三区两基地”的战略定位,建机制、编规划、谋项目、先动手、抓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工作扎实开展。

2021年9月,市第八次党代会胜利召开。会上明确指出,要围绕“奋勇争先、更加出彩”,锚定“两个确保”,实施“十大战略”,突出资源枯竭城市全面转型高质量发展主题,加快建设“四个濮阳、一个高地、一个中心”。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东风正劲,鼓点激越。看,壮美龙都站在新起点,乘势而上、御风而行,在新时代“黄河大合唱”中展现新作为、谱写新篇章。

完善推进机制 坚持规划引领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非一日之功。要保持历史耐心和战略定力,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既要谋划长远,又要干在当下,一张蓝图绘到底,一茬接着一茬干,让黄河造福人民。

为加快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我市成立了以市委书记、市长为双组长的领导小组,设立8个工作专班和1个专家咨询组,深入调查研究,科学谋划推进,出台加强生态保护和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明确发展目标、实现路径和战略任务。市四大班子同上阵,召开专题会议、深入一线调研,分析形势、研究对策,安排部署具体任务、推进各项问题解决;市人大、市政协列专题、搞调研、谋发展,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社会各界积极提建议、献良策,全民齐动员,夯实高质量发展根基。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濮阳注重规划引领,把科学谋划作为重要基础。经过反复研讨,明晰了“一廊道一中心、三区两基地”的整体布局(沿黄复合型生态廊道,豫鲁冀省际区域中心,黄河生态涵养发展区、黄河下游绿色低碳转型发展示范区和文旅文创融合黄河文化彰显区,国内一流新材料产业基地和中部地区重要新能源装备制造基地),科学编制总体规划及国土空间开发、先进制造业、生态保护、四水同治、黄河文化保护传承、森林濮阳等专项规划,形成了“1+6”规划体系。“二级悬河”综合治理、滩区综合提升、濮阳新型化工基地、中原储气库群、豫鲁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等46项重大事项和重大项目纳入了国家规划纲要和省规划中。

与此同时,我市加快谋划推进项目,围绕生态环保、黄河安澜、“两新一重”等8个领域,谋划项目462个,总投资5108亿元,207个项目列入省项目储备库,占全省项目总数的20%。截至目前,已开工建设项目143个,完成投资574.9亿元。

加强生态保护 突出绿色发展

盛夏时节,处处翠绿;初冬之际,满目金黄。成群的羊儿沿堤悠闲漫步,整个大堤显得那么安静祥和。这是记者数次采访途经黄河大堤时,均感觉眼前一亮的场景,这也是多年来我市加强黄河生态保护的结果。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治理黄河,重在保护,要在治理……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以水而定、量水而行,因地制宜、分类施策……”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论述,为我们指明了发展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市第八次党代会也指出,濮阳要“争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示范区,让濮阳的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城乡更美丽”。

目标已定,关键在行动。

努力构建生态屏障。紧紧围绕打造沿黄复合型生态廊道,建设黄河、金堤河、马颊河、引黄入冀“四大生态走廊”,建成黄河生态防护林2.5万亩,新增绿化面积3万亩,森林覆盖率超过30%,巩固提升了国家森林城市建设水平。

强化污染治理。坚持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加快“四大结构”调整,狠抓“三散”治理,环境空气质量三项指标实现“两降一升”。统筹推进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实施工业污染协同治理,统筹城乡生活污染防治,强化全流域“四水同治”。落实四级河长制,全面开展黑臭水体治理、饮用水源地保护、全域清洁河流等行动。颁布《濮阳市马颊河保护条例》,强化长效监管,6个出境断面水质全部达标。在全省率先通过地方立法出台《濮阳市不可降解塑料制品管理条例》,深化白色污染治理,促进美丽河南建设试点工作。加强土壤污染防治,土壤环境质量总体稳定。

全面实施碳达峰行动。面对形势新任务,下一步,要完成工业、能源、交通、建筑等领域课题研究报告,加快制订碳达峰碳中和行动方案,开展能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双控”行动,在二氧化碳捕集与利用等领域提前谋划布局,大力发展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等生态经济。

抓好黄河治理 节约集约利用水资源

初冬时节,来到范县水系连通及水美乡村建设试点项目处,河道碧波荡漾,堤岸绿植生机勃勃,走在慢行步道上,令人心旷神怡。项目的一侧终点,是王楼镇东张村。

自2015年起,东张村依托自身优势,打造了以亲水为核心的美丽乡村。如今的东张村,荷塘连片、道路通畅、村居整洁,是远近闻名的柳溪小镇核心所在地。在小镇转转,会发现有人在垂钓,有人在划船。无论是移步小桥流水,还是凭栏亭台楼榭,都让人心旷神怡,仿佛置身江南鱼米之乡。

将黄河水引进村内,让群众亲水享水乐水,依靠水资源发家致富,这也是我市合理利用水资源的一个例子。

近年来,我市把黄河治理作为重大使命,积极开展黄河综合治理:

开展黄河河道治理。实施黄河“二级悬河”治理工程8.3公里,改造续建孙楼、彭楼等控导工程21处,完成黄河堤防标准化建设144公里,改建南小堤、邢庙等引黄闸8座。以黄河滩区为重点,深入开展黄河流域“清四乱”整治行动,目前已整改问题30个。扎实推进黄河滩区居民迁建,10.3万名滩区群众搬离“穷窝”;各级各有关部门积极努力,创造条件、加强扶持,确保搬迁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

实施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工程。编制完成水利发展总体规划、水土保持规划、水资源综合利用规划,建设提升4条引黄干渠、9处大中型灌区,有效农业灌溉面积达341万亩。实施工业用水节水改造、城市供水管网改造,我市成功创建省级节水型城市。

科学调配水资源。引黄入冀补淀工程是保障雄安新区生态水源的国家战略工程。该工程竣工通水后,发挥了巨大作用。自去年以来,我市大力推进引黄入冀补淀扩容提升工程及岳辛庄、柳格等沿线调蓄工程建设,将年输水能力提高至20亿立方米,确保一泓清水润雄安。

实施农村供水“四化”工程。清丰县、南乐县于2019年实现全县城乡丹江水户户通,计划至2021年年底,实现滩区外的城乡居民全部饮用上南水北调丹江水,达到农村供水“四化”,在全国率先实现省辖市“一个水源覆盖城乡、一张水网集中供水、一个主体运营管理、一个标准服务群众”的目标。2020年11月,我市探索农村供水“四化”新路径、保障农村饮水安全的经验做法受到国务院大督查通报表扬。

提升防洪减灾能力。针对黄河防汛、内河防汛、城市防汛、农田排涝等仍存在短板,谋划灾后恢复重建和能力提升项目644个,其中112个项目列入省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规划。今年秋汛期间,面对黄河、金堤河历史罕见的长时间高流量、高水位,我市立足于防大汛、抢大险、救大灾,科学调度、精准研判,全市干群齐上阵、严防死守,实现了“控导工程不垮塌、生产堤不决口、河水不漫滩”,确保了黄河安澜,确保了广大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致力转型升级 推动高质量发展

市第八次党代会明确指出:今后五年是濮阳强支撑、增动能、快冲刺、提能级的重要五年,是大有可为的战略机遇期、干事创业的发展黄金期、不进则退的转型关键期。

濮阳作为资源枯竭型城市,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加快转型升级步伐,必须坚持质量第一、效益第一,努力提升经济发展的质量、效益和动力。具体来说,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加快制造业转型升级——

以“四化”改造为抓手,转型升级传统产业。通过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改造,与前沿技术、跨界创新、颠覆模式对接链接,推动化工、装备制造、食品加工、现代家居、羽绒制品等传统产业蝶变升级。目前,盛通聚源3D打印材料、新塘羽绒等46个项目建成投产。

以“四新”产业为重点,发展壮大新兴产业。通过实施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四大新兴产业规模倍增计划,推行产业链链长和产业联盟会长“双长制”,加快数字化转型,培育新的增长引擎。目前,上海曦江生物、大数据智慧生态园等22个项目建成投用。

以氢能利用为突破口,加快布局未来产业。坚持“现有产业未来化”和“未来技术产业化”,加强跨周期战略谋划,既要在空白领域、初创领域勇于尝试、敢于角力,也要推动处于未来产业“门口”的企业跨过“门槛”率先发展。坚持“有中育新”和“无中生有”,努力发展氢能产业,为濮阳今后30年发展夯基垒台。目前,投资50亿元的氢能产业园已开工建设。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

强化优化创新平台体系。积极融入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争取更多国家、省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等创新平台在我市开设。吸引更多高水平科研院所、一流大学、龙头企业在濮设立研发中心,与本地高校、科研单位、企业开展合作。目前,已与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分别组建化工新材料研究院。

壮大创新主体。实施创新型企业树标引领计划、高新技术企业倍增计划、科创型小微企业“春笋”计划,加强创新企业“微成长、小升高、高变强”梯次培育。目前,共培育国家级科技型中小企业150家、高新技术企业66家。加快构建产业链上下游、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机制,建立产业研究院、创新联盟、创新联合体等,实现主导产业、主要企业研发机构全覆盖。推行“揭榜挂帅”“赛马制”等新兴科研组织方式,集中力量在生物可降解材料等新材料、新能源、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攻克“卡脖子”技术。

打造一流创新生态。加快形成一流的创新链条、创新制度、创新文化,推动政产学研用主体贯通,人才、金融、土地、数据要素汇聚,全面激发创新创业创造活力。

汇聚人才第一资源——

扎实做好“引、育、留”三篇文章,打造人才友好型城市,聚天下英才而用之。

加大引才力度,大力引进领军型、高层次、紧缺型高端人才(团队)和各领域、各层次所需人才。育好本地人才。持续开展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濮阳大工匠等评选活动,实施“人人持证、技能濮阳”素质提升工程,拓展本地人才成长发展空间。优化留才环境,为人才发挥作用营造良好环境。

讲好濮阳故事 弘扬黄河文化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也是一条文化之河、一条精神之河。

在五千年的中华文明史中,黄河文化一直都是中华文化的根与魂:“四大发明”在这里诞生,文字在这里出现,儒家思想在这里发展,道家经典在这里著述,佛教文化在这里融入,老子、孔子、庄子、孟子等圣哲先贤在这里渔樵耕读、著书立说……

近年来,我市始终坚持“黄河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的哲学观,结合濮阳实际,加大力度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

保护黄河遗产。开展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建档工作。围绕黄河流域古建筑、古村落、古灌区、古渡口等水文化遗产,开展黄河文化遗产系统性调查和认定工作。利用周边历史遗存、黄河堤防和纪念馆、旧址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挖掘红色基因,建设黄河红色文化基因库。改善文化遗产保护展陈设施,重点推动以西水坡遗址、高城遗址、戚城遗址、史官遗址、龙山文化遗址等为代表的上古文化核心区保护项目,叫响上古文化品牌。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调查,实施“非遗”抢救性记录工程,高水平创建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共同推动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和世界自然遗产,连点成线支撑建设黄河文化遗产廊道。

彰显黄河时代价值。挖掘濮阳黄河优秀传统文化价值,多渠道、系统性传承弘扬濮阳黄河优秀传统文化,精心组织濮阳黄河文化集中采访活动、网络主题宣传活动,全媒体传播黄河文化,支持群众性活动参与“龙文化节”“杂技艺术节”等重大节庆活动。实施黄河文化传承创新工程,推动黄河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推动黄河国家文化公园(濮阳段)建设。加强黄河文化研究传播推广,以“中华源·黄河魂”为主题,讲好新时代“黄河故事”。积极谋划濮阳黄河文化展览,策划组织“中华龙源”、“颛顼遗都”、“帝舜故里”、仓颉文化等各类黄河文化主题宣教活动,开展多种形式的对话交流,打造黄河文化特色品牌。

打造特色黄河文化旅游带。协同黄河上下游主要城市,打造黄河文化和旅游一体化开发联盟,大力培育文化和旅游精品。改造提升渠村水利风景区、毛楼生态旅游区、将军渡黄河游览区、台前县清水河乡黄河月亮湾印象体验地等特色景区。以“龙文化”为引领,依托西水坡遗址建设“中华龙源”景区,打响“中华龙源地·世界杂技城”城市文化品牌。积极推进台前京杭大运河遗址保护,建设占地1680亩、总建筑面积超16.7万平方米的京杭大运河生态文化带项目。

…………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如今,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濮阳人民正努力让黄河从水患频发到惠泽民众,日益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

历史车轮滚滚向前,时光已流转至2021年的岁尾年末。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濮阳全市上下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河南工作的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以省第十一次党代会、市第八次党代会擘画的蓝图为目标,大力践行和弘扬新时代濮阳精神,创新实干、奋勇争先,向着加快建设“四个濮阳、一个高地、一个中心”、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濮阳的目标奋力迈进!

策划:孟晋 吉子文 执笔:段利梅

来源:《濮阳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