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持续发展 >> 正文

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 加快推进陕西生态美建设

来源:生态中国网 作者: 时间:2013.05.28

  党的十八大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这是我们党又一重大理论创新和实践深化,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我省十二次党代会提出把“生态美”作为全面建设西部强省的重要内容,符合生态文明建设内在要求,顺应了全省人民期待过上天蓝、地绿、水清幸福生活的美好愿望。

  一、深刻领会生态文明建设的内涵

  生态文明是以生态产业为主要特征的文明形态,其内涵十分丰富,包含较高的环保意识、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模式、更加公正合理的社会制度,涵盖生态文化、生态产业、生态消费、生态环境、生态资源、生态科技与生态制度等诸多方面。我们所追求的生态文明,就是要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走出一条低投入、低消耗、少排放、高产出、能循环、可持续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建设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二、充分肯定我省生态建设取得的成绩

  西部大开发以来,省委、省政府带领全省人民认真贯彻党中央“再造一个山川秀美的西北地区”的号召,积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狠抓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取得了显著成效。1999年我省率先启动退耕还林,建设规模和投资额均居全国第一,加上天然林保护、“三北”防护林等重点工程建设,十年累计造林6877万亩,森林面积由9552万亩增加到1.28亿亩,森林覆盖率由32.55%提高到41.42%,全省绿色版图向北推进了400多公里。大力开展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累计治理面积9.4万平方公里,年均入黄输沙量较十年前减少了2.8亿吨。“十一五”末我省万元GDP能耗下降到1.13吨标准煤,二氧化硫和化学需氧量排放同比削减了15.4%和11.9%。主要河流水质稳中趋好,农业面源污染有所降低,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扎实推进。全省建成自然保护区58个,创建国家级生态区2个、省级生态县(区)3个,保护区面积占全省国土面积5.6%。在生态环境重点保护区的43个县(区)的3000个行政村开展环境整治,300多万人从中受益。

  通过多年努力,我省生态环境有了明显改善,但也还存在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主要是:水资源短缺,河流污染严重;资源开发过度,局部生态恶化;森林分布不均,整体功能不强;大气污染严重,雾霾天气频发。面对这种现状,我们只有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努力走绿色循环低碳发展道路,才能从根本上缓解资源环境瓶颈制约,为全省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三、准确把握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人类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就是人与生态环境互动的历史。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之间是对立统一的关系。一方面,经济发展为生态建设提供投入保障,生态保护促进经济社会更好发展;另一方面,经济建设又会破坏生态环境,从而制约经济发展的速度和水平。生态环境决定着经济要素的集聚程度,其平衡关系一旦被打破,必然会影响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潜力,甚至造成灾难性后果。美国经济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库兹涅茨通过研究西方国家工业化进程,提出了“库兹涅茨环境曲线”理论,较为清晰地描述了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一般情况下,环境曲线都表现为倒U形,在工业化进程中,环境质量刚开始是随着经济快速发展而退化,当经济总量上升到一定程度后,环境质量则随着经济发展水平而改善,政府决策者必须根据经济发展水平制定相适应的环境政策,保证生态与经济均衡发展、相互促进。库兹涅茨的研究表明,发达国家在人均GDP达到3000美元以后,开始大规模的生态建设,当人均GDP达到5000美元以后,生态质量达到趋势向好的拐点。2012年我省人均GDP超过6000美元,我们正站在跨越发展、蓄势腾飞的新起点上。大规模的开展生态保护和建设,改变环境污染严重的局面其势已成,其时已至。我们必须下大力气推动资源利用方式的转变,发展循环经济,提高能源、水、土地的利用效率和效益;必须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增强生态产品的生产能力,强化水、大气、土壤等污染防治,为全省人民提供更清新的空气、更安全的食品、更清洁的水源,必须强力构建集约高效的生产空间、宜居适度的生活空间、山清水秀的生态空间,打造天蓝、地绿、水清的美好家园。

  四、加快陕西生态美建设的重点任务

  一是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合理调整基本农田,适当减少西安城区、陕北能源开发区等重点开发区域的基本农田,增加汉江平原、关中平原、渭北台塬、陕北黄土丘陵区的农田面积。优化生态建设空间,将全省划分为长城沿线防风固沙区、陕北黄土高原水土保持区、关中平原基本农田保护区、秦巴山地生物多样性保护和水源涵养区等综合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区,形成“北治、南育、中扩展”的发展布局。完善新农村建设规划,重点保障中心村和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用地,控制一般村建设用地,形成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农村居民点分布格局。加快推进土地流转,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推广节地、节水、节肥、节药、节种、节能技术,推动农村废弃物再利用,发展低消耗、高效益的生态循环农业和有机农业。

  二是推进节能降耗和减排治污。节约集约利用资源,调整优化能源结构,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加快能源化工、有色金属等重化工业的技术创新和技术升级步伐,发展低能耗的先进装备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遏制高耗能高排放产业发展。加快实施渭河、汉江、丹江和延河等污染治理,全力推进重点镇和汉丹江流域县城污水处理厂、垃圾填埋场的建设和运行,同步建设中水回用设施。抓好城市大气联防联控工程,开展细颗粒物监测与治理。加强城市扬尘污染控制,严控餐饮服务业油烟排放。扩大城市禁煤区、限煤区范围,提高工业、交通以及民用天然气使用率。

  三是加快水利建设和水土流失防治。加快骨干水源工程建设,缓解关中和陕北水资源短缺。大力实施中小河流整治、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山洪灾害治理。推广喷灌滴灌农业节水、工业水节约与循环利用、工业与生活废水处理以及污水、雨洪资源化利用等综合节水技术。推进淤地坝建设、小流域综合治理、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整治,加强水土流失治理。

  四是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大力实施植树造林、封山育林、退耕还林重点工程建设,构建黄土高原、秦巴山区、渭北台地和长城沿线、渭河两岸、汉丹江两岸绿色长廊生态屏障。关中地区推进城市森林化、城镇园林化、村庄林荫化、渠路林带化、农田林网化、河流湿地生态景观化;陕北风沙区和黄土高原区,扩大林草植被面积;陕南地区开展森林培育和森林经营抚育,增强森林水源涵养、水土保持和生物多样性等功能。

  五是有效保护生物多样性。认真贯彻《陕西省秦岭生态环境保护条例》,切实保护好秦巴和黄桥林区等生态功能区。加大黄河湿地、汉丹江湿地和榆林红碱淖保护力度,遏制湿地面积下滑趋势。加强自然保护区建设和管理,保护野生动植物栖息地,促进濒危珍稀动植物的种群数量持续增长。

  六是推进造林绿化和林业富民。抓住退耕还林不放松,坚持封山禁牧不动摇,在积极争取国家退耕还林任务的同时,省上以奖代补支持县区自主安排退耕还林任务。优化林分结构,增加经济林比重,突出发展苹果、猕猴桃、红枣、核桃、板栗等特色经济林和木本油料,加快发展种苗花卉产业,建设林木种苗及园艺花卉产业基地。积极发展食用菌、富硒茶、中药材等富有地方特色的种养殖基地,打造具有陕西特色的森林绿色食品、保健品和医药品牌。

  七是加强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实施乡村清洁工程,推行户分拣、村收集、乡转运、县处理措施,每个县至少建设一个垃圾处理中心。实施农村沼气、有机肥加工、秸秆综合利用、畜禽粪便资源化利用、农业清洁生产,推广应用培肥、绿肥种植和土壤改良技术,降低农村面源污染。实行土壤重金属污染定位监测,开展农产品产地安全等级划分,建立预警机制,实行分级管理,消除土壤重金属污染危害。开展宜居村镇建设综合技术集成示范,创建生态文明示范县和示范村镇。

  八是创新生态建设体制机制。落实资源税改革政策,健全反映市场供求关系、资源稀缺程度、环境损害成本的价格形成机制。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水资源管理制度,完善严格的林地保护制度。建立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效益补偿制度,建立生态效益补偿基金。落实政府生态建设的主导责任,加大生态建设财政投入力度,鼓励企业和社会多元化投资。按照建设生态美的总体目标和要求,编制规划和实施方案,明确目标任务、责任分工。建立和完善生态美评价标准、考核办法、奖惩机制。加强群众、舆论监督,形成人人关注生态、人人爱护生态的道德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