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持续发展 >> 正文

构建可持续发展的教学团队 助力人才培养水平提升

来源: 作者: 时间:2014.04.14

编者按:加强团队建设,着力提高中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是当前高校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2013年,我校结合教育部推进教师队伍建设示范项目和北京市人才培养共建项目,启动了“优秀教学团队支持计划”。优秀教学团队的评选,主要是基于要牢固确立本科教学在各项工作中的基础地位,加强教学研讨和教学经验交流,在教学改革、课程建设、教材编写等方面形成集群合力;要发挥团队传、帮、带的作用,探索有利于中青年教师学术发展与教学能力提升的新机制,打造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优化、充满活力的高水平教学团队。首批共有10个教学团队入选。


打造教学科研协同发展的团队
电力系统分析教学团队(电气学院)
李庚银 艾欣 姜彤 林俐 麻秀范 刘宝柱 刘崇茹 孙英云 齐郑刘燕华

以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为目标,科研引领教学、服务教学,实现教学和科研协同发展,努力培养学生的“大系统观”、“大工程观”,争取利用2~3年时间将本团队打造成为在国内外有影响力的优秀教学团体。一是深入开展以课程为中心的教学研究,进一步优化教学内容,完善实践环节体系;二是修订和编写高水平教材及其配套题库,完善教学实验环节自编教材;三是进一步完善和提高教学信息化水平,不断丰富课程网站资源,提高利用率,达到视频公开课的标准。

精雕细琢扣知识点线面 务实创新育团队精气神
机械设计基础系列课程教学团队(能动学院)
刘衍平 高青风 滕伟 周超 武鑫 宋玉旺 芮晓明 柳亦兵 夏延秋等
围绕专业优势特色,精雕细琢每一个关键知识点,鼓励务实创新和老中青教师的传帮带,培育团队精气神,努力提高机械设计基础教学团队的整体水平。一要结合学院开展的“大课责任制”,建立标准,优化资源配置,实施小班授课;二要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对课程设计进行改革,注重培养学生基本功和综合应用能力;三要积极参与机械创新设计大赛的组织和指导工作,形成课赛结合的良性运行机制;四要以培养具有能源电力特色的机械工程专业创新人才为目标,将电力和机械相关知识点有机融合,编写《电力机械设备》教材。

教学科研结合  重视基础教学  打造精品课程
工程热力学教学团队(能动学院)
杨勇平 王修彦 李季 段立强 郭民臣 张晓东 郭喜燕 侯宏娟徐钢等

以能动专业基础课程为平台,走教学与科学研究相结合、教学与工程实践相结合的道路。一是培养宽口径人才,围绕能源与动力工程、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核工程与核技术、风能与动力工程等专业的核心知识结构进行课程体系的优化;二是深化能动专业“卓越班”培养模式改革,优化理论课程,强化实践环节,重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三是进行课程的教学方法改革,完善课程的准案例教学研究,开展启发式和探讨式教学,注重培养学生参与科研的意识,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荡起计算思维的双桨  驶向探索创新的彼岸
计算思维教学团队(控计学院)
林碧英 郑玲 苏林萍 王素琴 姜力争 谢萍 单波 周蓉 滕婧陈菲

针对计算机基础课程体系宽泛的特点,通过团队协同机制,建立以提高学生计算思维能力为目标的教学模式。以计算思维引发创新思维,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对知识探究的好奇心。一要将计算思维贯穿《信息技术基础》《高级语言程序设计C》和《数据库应用》三门公共基础课,合理规划、统一安排各个教学环节;二要完成以计算思维为主导的《数据库应用》《信息技术基础》和《高级语言程序设计C(全英文)》教材,以及用计算思维驱动的配套实验教材;三要适时举办学生计算思维竞赛,推动面向问题求解的思维训练,培养学生计算机的应用能力和创新精神。

身正学高 合作探索 人文素养教育与职业能力培养并举
人力资源管理教学团队(经管学院)
余顺坤刘琳 余恩海 潘立 史蓉晖 郭鑫 魏咏梅

围绕帮助学生在未来人生中获得良好的职业发展的教育目标,通过团队建设,在规范课堂教学的基础上,着力探索管理类学生素质教育和职业能力培养的途径。一是深入探讨职业素养的教育与训练方式,打造品牌课程;二是以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改革课堂作业和课程考核方式;三是建立校企合作实践教学基地;四是规范和创新“人员招聘模拟”和“工作日写实与工作分析模拟”实践课程的教学;五是进行相关的教材和案例建设;六是广泛开展与校外专业团体学习交流,提升团队的社会影响力。

努力提高教学水平  培养一流风电人才
风能与动力工程教学团队(可再生学院)
田德刘永前 邓英 王永 韩爽 龙凯 张惠 葛铭纬 李玉华

以国际化和科技创新为抓手,把握风电工程大发展契机,紧扣多学科交叉特点,提高团队教师业务水平,培养一流风电人才。一是以校内外名师为榜样,加强教学研讨和教学经验交流,通过青年教师讲课比赛和校内外名师讲课观摩等活动切实提高教学技能和业务水平;二是深入推进与美国密西根大学等国际知名大学合作,进一步提高教学队伍整体水平;三是扩大与风能协会风能教育工作组合作,制定风电卓越教育计划;四是依托国家重点实验室平台,以校企合作为途径加大本科实验室建设,提高实验室利用率,提高实验课教学质量;五是继续推进校外实习基地建设,发挥风电北京市校外人才培养基地示范作用;六是出版3~5部风电专业教材,再版教材5部以上。

追溯设计源头  培养原创精神
核电厂系统设备与安全教学团队(核学院)
陆道纲 李向宾 牛风雷 周涛 黄美 玉宇 吕雪峰 周世梁 王升飞等

依托教学团队,针对《核电厂系统与设备》和《核反应堆安全分析》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完善课程体系,使学生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并具备对核电设备进行设计、改进、创新研发的能力。一是加强开放式教学方法的研究,编写《核反应堆结构设计与分析》和《核电厂系统设备与安全分析教学案例汇编》讲义,拓展《核反应堆安全分析》课程及课程设计内容,使课程设计真正服务于工程实践;二是加强仿真教学,提升“核电厂主控室仿真机实验室”和“压水堆核电厂模型与演示实验室”建设水平;三是选派青年教师进行企业实践、做访问学者或短期合作研究,聘请企业专家兼职授课,进一步发挥团队教师的传帮带作用;四是促进教学与科研融合,选派本科生参与团队科研课题,尽早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及创新精神。

精诚合作 以教改促教学 以科研带教学
大学物理与实验双语教学团队(数理系)
陈雷胡冰 黄海 刘继彩 崔晓华

以精诚合作为基础,以国际视野为标准,深入研讨教学方法,把科研成果融合到教学中,努力提高教学质量。一是编写适用于我校的双语教材,出版物理实验教材《University Physics Laboratory》和大学物理学辅助讲义《Practices for University Physics》,开阔学生视野,提高学习兴趣;二是进一步改进和完善课件,充分发挥优质课件在提高教学效果中的作用;三是完善英文试题/卷库,大幅度扩充题量,拓展试题/卷库内容;四是增加设计性与研究性实验比例,加强学生对课程理论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以理论与实践教学为抓手  全面提升诉讼法学教学水平
诉讼法学教学团队(人文学院)
王学棉方仲炳 梁平 赵旭光 李红枫 刘晓东 王春波 孔令章

以“法学专业理论与实践教学双提升”为导向,大力提升诉讼教学团队的理论与实践教学能力。一要加强教学梯队的培养,充分发挥“传帮带”的作用,不遗余力指导青年教师的成长,促使青年教师尽快成长为学院教学、学术骨干;二要以校内法律诊所、校外法学实习中心为依托,加强与法律实务部门的合作,共建诉讼法学实践基地;三要加强实践教学指导,争取在北京市大学生模拟法庭、理律杯全国大学生模拟法庭、Jessup杰赛普国际法模拟法庭等大赛中获得优异成绩;四要将团队打造成为拥有省部级以上教改项目、精品课程、教学名师奖获得者,有一定影响力的教学团队。

打造优质英语课程  培养学生国际视野
英语系公共英语课程体系教学团队(英语系)
赵玉闪吕亮球 刘岩 宁圃玉 王欣 姜雪 张倩 李海燕 尹宇等

以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较高综合文化素养的国际化人才为目标,结合我校特色,建构有机课程体系,探索个性化课程设置。一要从课程设置和课程内容方面着手,进一步完善公共英语教学课程体系;二要推动英语教学协同发展,促进大学英语1~4级的公共英语初级课程、以EAP和ESP为主要内容的大学英语后续中级课程、以科技英语翻译写作和国际会议交流等课程为主要内容的英语高级拓展课程等三个子系统融合;三要开发各类英语教学资源,建立与课程体系配套的试题库,编写与后续课程配套的讲义;四要积极申报各级教改项目,推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促进教学研讨和经验交流,满足团队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需要。
                                                                                                                                                                                                                                                          供稿单位:教务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