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持续发展 >> 正文

世界投资报告聚焦可持续发展

来源:国际商报 作者: 时间:2014.06.27

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24日在北京发布《2014年世界投资报告》,报告的主题是投资于可持续发展目标。发布会由中国国际投资促进会和国际经济合作杂志社联合承办,报告透彻分析了全球外国直接投资(FDI)以及政策领域的最新趋势。
  2013年,全球FDI重现增长,流入量增长了9%,达到1.45万亿美元。联合国贸发组织预测,2014年全球FDI流量可能升至1.6万亿美元。发展中经济体在2013年全球FDI流动中保持了领先地位。流向发展中经济体的FDI再创历史新高,达到7780亿美元,占总流量的54%。2013年全球FDI流动一个积极的趋势是贫困国家对采掘业投资的依赖性逐渐降低。
  2013年,中国在全球外国直接投资流动中表现不俗,全年吸引外资达1239亿美元,较上年增长2.3%,居全球第二位,与位居全球第一的美国的距离进一步缩小。中国仍是全球最具吸引力的投资目的地之一。
  全球FDI流量亚洲居首
  投资显示,2013年,全球FDI重现增长,流入量增长了9%,达到1.45万亿美元。联合国贸发组织预测,FDI流量在2014年可能升至1.6万亿美元,2016年进一步增加到1.8万亿美元,这些增长将主要来自发达国家。一些新兴市场的经济脆弱性以及政策不确定和区域不稳定带来的风险可能对这一增长势头产生不利影响。基于2013年全球直接外资增长9%,联合国贸发组织预测,外国直接投资流未来三年可能还会有所增长。
  发展中经济体在2013年全球FDI流动中保持了领先地位。流向发达国家的FDI增长了9%,达到5660亿美元,占全球总流量的39%,而流向发展中经济体的FDI再创历史新高,达到7780亿美元,占总流量的54%。此外,1080亿美元流向了转型经济体。在FDI流入量的全球前20位排名中,发展中和转型经济体目前占到了一半。
  从各地区看,流入亚洲发展中国家的FDI保持全球第一的位置,远远超过了欧盟(传统上全球第一大的FDI流入地)的水平。流入其他主要发展中地区的FDI均出现增长。非洲增长了4%,拉美和加勒比地区增长了6%(不包括该地区离岸金融中心)。
  从发展中国家流出的FDI也达到了历史最高水平。来自发展中经济体的跨国公司越来越多地收购发达国家设在发展中经济体的子公司。发展中和转型经济体对外投资达5530亿美元,占全球FDI流出量的39%,而这一比例在本世纪初只有12%。
  今年的投资报告着重对大型自贸区协定进行了分析。目前正在谈判的三大区域协议——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跨大西洋贸易和投资伙伴关系协定(TTIP)和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RCEP)——在全球FDI流量中各自占到四分之一甚至更多。
  贫国降低对采掘业依赖
  2013年全球FDI流动一个积极的趋势是贫困国家对采掘业投资的依赖性逐渐降低。在非洲和最不发达国家公布的“绿地投资”项目价值中,制造业和服务业约占90%。
  私募股权蓄势待发。2013年,私募股权公司的未支付余额进一步上升至创纪录水平,达到1.07万亿美元。私募股权占2013年跨境并购总额的21%,与2007年其高峰时相比降低了10个百分点。大多数私募股权收购仍集中在欧洲和美国,但亚洲的这类交易有所增加。发展中国家开始出现私募股权公司,它们不仅在发展中国家,也在更成熟的市场中进行交易。
  主权财富基金的直接外资投资仍然较少,国有跨国公司是重量级选手。由主权财富基金管理的资产接近6.4万亿美元,与其资产规模相比,主权财富基金的直接外资水平仍然很低。2013年,主权财富基金的直接外资流价值67亿美元,累计存量达到1300亿美元。
  贸发组织估计,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至少有550家国有跨国公司,它们在海外有15000多个分公司,估计其海外资产超过2万亿美元。据估算,国有跨国公司的直接外资2013年超过1600亿美元,占全球直接外资流量11%以上。发展中和转型期经济体跨国公司扩张海外业务的速度快于发达国家跨国公司。
  5000家规模最大的跨国公司2013年保持高额现金储备,现金储备份额超过其总资产11%。据估算,发达国家跨国公司现金储备为3.5万亿美元,而发展中和转型期经济体的现金储备为1万亿美元。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现金与资产比率在过去五年中相对稳定,约为12%,而发达国家跨国公司现金与资产比率近年来有所提高,从金融危机前平均9%提高至2013年11%以上。高水平的现金储备体现出其成为发展融资来源的巨大潜力。
  投资于可持续发展目标
  今年投资报告的主题是投资于可持续发展目标。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旨在推动全世界采取行动,在2015年到2030年,在减贫、粮食安全、人类健康和教育、缓解气候变化以及经济、社会和环境等方面制订并实现一系列具体的目标。
  这些目标对所有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意味着巨大的投入。仅就发展中国家而言,预计每年的投资需求将在3.3万亿到4.5万亿美元之间。
  按照目前可持续发展目标相关部门的投资水平,发展中国家面临每年2.5万亿美元的资金缺口。公共资金不能满足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全部需求。私营部门投资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
  目前,私营部门参与可持续发展目标相关部门投资的水平相对较低。全球的银行、养老基金、保险公司、基金会及跨国公司的资金,只有一小部分投向可持续发展目标部门。在发展中国家特别是最贫穷的国家(最不发达国家),其参与水平更低。
  贸发组织认为,使最不发达国家的私营投资增长率翻一番,即从每年8%增加到15%,是一个理想的目标。贸发组织特别建议,通过采取一整套有针对性的行动方案,将有助于为可持续发展私营投资形成一股“强大助推力”。
  新一代投资促进和便利化。这要求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建立投资发展机构,为可持续发展目标相关行业提出、推销具备商业可行性的项目,进行招商引资并推动项目落地。面向可持续发展目标的投资鼓励机制。重建投资鼓励机制,特别是从“基于投资数量”的鼓励政策转向“基于可持续发展目标”的鼓励政策,将有助于推动对可持续发展项目的投资。可持续发展目标区域性投资合作。区域性和南南合作将有助于促进可持续发展目标投资,特别是通过跨国基础设施和区域产业集群(如绿色园区)的开发和建设。可持续发展目标投资新型伙伴关系。如由母国的对外投资机构与东道国的投资促进机构结成伙伴关系,或成立多边机构间技术援助合作机制,为最不发达国家提供支持。创新融资机制和金融市场的重新定位。贸发组织的建议包括建立新型可交易融资工具和可持续发展目标专门基金,种子期融资机制以及可持续发展目标项目“走向市场”的新渠道。金融市场的重新定位也要求建立涵盖可持续发展目标的更全面的审评报告制度。转变商务理念,培养投资于可持续发展目标的专长。报告为全球商学院设置了一套课程,着眼于提高学生对穷国投资机会的认识。同时,这些课程将为学生提供在发展中国家环境下成功经营所需的技能和工具。
  全球投资格局中国位重
  报告显示,2013年,中国在全球外国直接投资流动中表现不俗,全年吸引外资达1239亿美元,较上年增长2.3%,居全球第二位,与位居全球第一的美国的距离进一步缩小。中国仍是全球最具吸引力的投资目的地之一。同时,中国吸引外资的质量进一步提高,高端制造业和高附加值的服务业(如研发等)吸引外资比重持续上升。
  中国对外投资的高速增长更加引人注目。2013年,中国对外投资达1010亿美元,较上年增长15%,仅居美、日之后,为全球第三大对外投资国。中国对外投资将很可能在今年超过吸引外资,成为净对外投资国。截至2013年年底,中国对外投资存量达6136亿美元,全球排名从2011年的第17位上升至2013年的第11位。
  中国对外投资已经进入了高速增长阶段。如今中国已经成为名符其实的对外投资大国。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经济发展主要依靠出口推动和吸引外资的局面将发生重大转变。对外投资将成为中国产业升级和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
  基于此,投资报告建议中国改革外资体制。
  报告分析称,从国际上看,当前全球投资体制正处于十字路口。国际社会,包括主要投资国,都在反思当前主要由双边投资协议组成的国际投资框架。同时,美欧主导的大型区域伙伴关系(如TPP和TTIP)的谈判,在市场准入、投资者与国家利益平衡、可持续发展以及环境等方面引入一些新的、更高的标准,这将对未来国际投资体系的形成起到很强的示范作用。中国需要在双边、区域及多边三个层次参与更高标准的国际投资规则的制定,对未来新的国际投资体制的形成施加影响。
  从国内看,作为全球主要外资吸收国,中国外资存量基数已十分庞大。中国要进一步提高对外资的吸引力、提升外资质量,急需对外资产业政策及外资审批制度进行调整。这不仅是全面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需要,也有利于中国对国际投资体制的变革施加更大的影响。2013年设立的上海自贸试验区正在进行基于负面清单的外资管理制度改革的探索。在去年7月进行的第五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中,中国也表示同意以基于负面清单的准入前国民待遇为基础与美国进行双边投资体制谈判。这些都表明了中国政府决心全面改革外资管理体制,并以高标准模式进行投资谈判。此外,外资管理体制的改革必将进一步推动内资管理体制的改革。中国将进入一个新的以开放促改革、以开放促转型的新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