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生态保护 >> 正文

地方戏文化生态的保护与建设:保持民众生活的多样化

来源:人民日报 作者: 时间:2014.09.27

     保持民众生活和文化生态的多样化,地方剧种的生存和发展才有良好的可持续的原生性的文化土壤

    福建在全国具有影响力的优秀现当代剧目多是由传统剧目整理改编而来,强化剧种的个性特征,才能在丰富的历史遗存基础上,如古树新枝,焕发出新的活力

    市场经济条件下,除了个别濒危的剧种应考虑以静态的方式进行保护外,其余大量的地方戏剧种应予以活态传承

    福建地方戏是福建文化的瑰宝,也是闽文化一道亮丽的风景线。由文化部和福建省人民政府主办,福建省文化厅和文化部艺术司承办的“庆祝新中国65华诞·同圆中国梦——福建戏剧优秀剧目晋京展演”活动,于这个金秋时节在京城拉开帷幕。《贬官记》《叶李娘》《保婴记》《兰花赋》《阿搭嫂》《皂隶与女贼》等7台福建优秀的地方戏剧目先后上演,具有代表性的福建戏曲五大剧种闽剧、莆仙戏、芗剧(歌仔戏)、高甲戏、梨园戏以及被列入“联合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优秀实践名录”的泉州提线木偶戏同时亮相,可以说是福建地方戏的一次文化巡礼,全方位展示了近年来福建地方戏传承和发展的流丽多姿的生动局面。

    福建现存23个剧种,它们产生于不同的历史时期,堪称中国戏曲史的缩影。莆仙、梨园等古老剧种,至今仍保留着大量宋元南戏的遗痕,被国内外学者称为“南戏的活化石”。新中国成立后,福建曾涌现出《春草闯堂》《团圆之后》等一批在全国享有盛誉的剧作。新时期以来,福建又创作出一部部具有深邃历史意蕴和哲理思辨意味的剧作,《新亭泪》《魂断燕山》《秋风辞》等以其鲜明的当代意识、深刻的历史感悟,开启了新时期福建新编历史剧领域宏阔的创作视野和艺术空间。《董生与李氏》《节妇吟》等古代剧则以传统戏曲的美学精神,展示了意味悠远的古典美。“闽派戏剧”独特的创作风貌,将福建地方戏艺术推向一个新高峰。21世纪以降,福建地方戏继续保持繁荣局面,《贬官记》《天鹅宴》等剧目在“五个一”工程奖、文华奖等全国性重大艺术赛事中,都取得了优异成绩。

三个“重视”的保护实践

    从福建传统戏剧传承、发展的历史进程中,我们梳理出地方戏生存发展的重要条件:文化生态的保护与建设。它对于地方戏的保护、传承和发展具有不可或缺的意义。所谓文化生态角度,大抵指的是从地理、自然、语言、宗教、社会、民俗、经济、政策等各种变量的相互作用中研究文化产生、发展的规律。地方戏既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文化生态中“活态”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然而在社会转型过程中,随着城镇化、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社会经济形态和文化形态也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当代文化和审美方式已日趋多元多样,传统戏剧的生存发展空间不断受到挤压,其中最明显的是传统戏剧赖以维系的文化生态发生了变化。如何进行文化生态的整体性保护和建设,对地方戏的保护、传承和发展来说至关重要。从福建传统戏剧的传承和发展历程中,我们可大致理出下述几方面的实践和思考。
    一是重视对地方戏赖以生存、发展的文化土壤的保护,其中包括语言、民俗活动、礼仪、节庆、民间信仰等方面。与京、昆等全国性剧种不同,地方戏之所以称作地方戏,正因其是在各自不同的地域文化土壤中生成存活及发展流变的。以语言为例,福建有6大方言区,每个方言区都有其代表性剧种。一旦地方方言消失,地方戏的语言、音乐等将无可依附。因此,保护地方民俗、民风、语言、礼仪、节庆、民间信仰等地域文化特质,使其不被淡化,不趋于同质化,保持民众生活和文化生态的多样化,地方剧种的生存和发展才有良好的可持续的文化土壤。近年来,福建省不断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大力推进以活态传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为核心的闽南文化、客家文化、畲族文化、妈祖文化、闽都文化等文化生态保护区的建设,为地方戏的文化生态保护与建设保留了原生性的文化土壤。今后,我们还将持续不断地推进文化生态区的整体性创建与保护,形成维系地方戏生存与发展的良性文化生态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