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生态保护 >> 正文

“全国生态文明先行区”点滴

来源:凤冈县对外宣传中心 作者: 时间:2014.10.23

    一、提出背景
    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五位一体”国家发展战略进行总体布局,要求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十八届三中全会要求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加快建立生态文明制度,健全国土空间开发、资源节约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体制机制,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为此,国务院下发《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节能环保产业的意见》(国发〔2013〕30号),在全国范围内选择有代表性的100个地区开展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各地争创“全国生态文明先行区”由此拉开序幕。
    二、主要任务
    根据《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方案(试行)》,建设“全国生态文明先行区”的主要目标任务是:科学谋划空间开发格局、调整优化产业结构、着力推动绿色循环低碳发展、节约集约利用资源、加大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建立生态文化体系、创新体制机制、加强基础能力建设。具体任务包括经济发展质量、资源能源节约利用、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生态文化培育、体制机制建设五部分51条考核指标。
    三、探索措施
    1、发展生态文明经济。正如省委书记赵克志说:“生态文明建设既是发展问题,也是民生问题,既要拿来看,又要当饭吃。只有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文化素质,实现以人为中心的全面发展,才能更好地保障生态系统安全。”发展生态经济是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提升全民文明素质、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广泛实施生态科技项目,以绿色生态科技提升生态水平。以生态理念推进三大产业转型升级,走高端化、低碳化、服务化、集群化、规模化、集约化道路。实施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工程,发展生态农业循环模式,全面推行清洁生产。
    2、发展生态文明优势产业。在坚持生态与发展两条底线的前提之下,充分利用自然资源优势实施符合主体功能定位的、适度的绿色产业开发,消减废弃物排放量,提升生态环境保护的能力与水平,走“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道路。综合运用财政补贴、低息及贴息贷款、税费减免、生态标识等多种优惠手段,重点扶持生态旅游、民族手工业等行业的发展。
    3、建立生态文明法治体系。建立生态文明建设制度,建立健全生态环保财力转移支付制度,加大生态环境补偿力度,加快形成多元投入的生态文明建设资金保障机制,鼓励和支持社会资本投向生态环保工程项目。重视优化资源要素配置机制,积极实施排污权、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建立司法、执法全面参与的生态文明建设法治格局。
    4、建立生态文明考核机制。加大生态保护与移民搬迁力度,实现生态保护和移民搬迁致富双赢;加强政府作为绩效考核,开展自然资源领导干部责任审计试点,把生态补偿与地方生态保护的政府责任结合;实行领导干部政绩考核“一票否决制”,奖罚结合,形成动态激励机制,实现生态补偿的保护效果与权益责任有机统一。
  5、加大生态文明科技支撑。加快构建长期完整的生态监测评估体系,建立生态综合监测稳定运行机制,做好生态保护和建设工程实施过程中的跟踪监测,为生态保护与建设提供科学的技术支撑。创新科技人才支撑机制,积极发展、引进应用能源资源节约集约开发利用、先进制造、清洁生产等技术,通过多种途径培养、引进、集聚专业人才,提高生态保护和建设的科技保障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