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环境健康 >> 正文

山水如画 心灵无瑕 健康中国最美丽

来源:张家港文明网 作者: 时间:2015.03.06

人民网3月5日电 学习大国公众账号今日关注“习近平的生态观—蓝天不能靠东风,关键就在“两座山””。全文如下:3月5日下午,习近平参加上海代表团审议。讲到环境保护时,习近平格外关注。“空气质量优良的能占多少?”“70%。”这时有人插话说:“有时候是靠天吃饭”。笑声中,习近平接话说:“不能只靠借东风啊!事在人为。”(3月5日人民网) 
  中国发展很迅速,经济腾飞,社会繁荣,文明程度也水涨船高,乍一看,这是多么令人艳羡的发展状况啊,盛世中华,大美河山,一片生机勃勃的样子,然而,中国“病了”。习总书记认为,一个健康的社会需要两座山,一是金山银山,二是绿水青山。态度很明确,单纯的物质和单纯的精神都是一种病态的表现,这样的中国不健康,更不美丽。 
  那么,“健康”是什么?通常情况下,我们是指身体的,以为没病没灾,能蹦能跳,便是健康。其实,除了身体健朗之外,我们的健康状态还与精神息息相关。近年来,“亚健康”是我们经常提到的词汇,现代中国人,在工作和生活的双重压力下,都或多或少有一些生理和心理的疾病,这些病症不影响正常的工作生活,但却会降低效率,增加负荷,这就是所谓的“亚健康”状态。而看似身强体壮、精神健硕的中国却是“亚健康”的,虽然我们正在花大力气纠正“重物质轻精神”的发展模式,但累积的症状或惯性的思维很难在短时间内被纠正过来。 
  前几日,柴静女士的纪录片《穹顶之下》,以一个有良知的中国人向我们展示了以雾霾为代表的中国空气污染现状。按道理来讲,看到这样的片子,我们应该是吃惊的,但笔者并没有太多的惊讶,有时候还坦然接受了这种状态。可能很多人都有笔者同样的反应,虽然一方面支持环境保护,却又在另一方面无动于衷,甚至还助长这种无知无畏的破坏方式。我们到底怎么了,放着好端端的青山绿水不要,却如飞蛾投火般地向环境要财富,不惜忍受生活在垃圾成山、臭气熏天的牢笼里。说到底,我们都病了,先是人病了,然后就连累到了我们的国家。 
  关于“美丽”,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总有一个评判的核心标准——健康。我们常说“病态美”,其实并不美,只是“一俊遮百丑”罢了。真正的美丽是全方位的,即便我们不能太苛求,但至少在单方面不会太差劲儿,具体到国家,应该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齐头并进,或者是总体的平衡,而不是一方面太突出,另一方面拿不到台面上。 
  在笔者看来,“亚健康”的中国并不美丽。早些时候,我们穷,为了摆脱穷困,向青山要金山的策略是基本正确的,但可能是我们有些人穷怕了,一味的向环境索取,一心讲究效益最大化,于是关于“反哺”和“弥补”的念头一直处于思考阶段,并没有要动真格的意思。这就是典型的精神不美连累环境的例子,我们知道山水在减少,空气在被污染,但却迟疑麻木,以为还可以再拖一拖,于是,时间一久,耽搁了治疗,身体和生理上都变得“亚健康”了。山不清,水不秀,气不畅,人不警,心不悔,这样的中国,这样的慵赖,怎好用“美丽”形容? 
  中国要美,并不一定非要物质的极大丰富,毕竟这是一个发展的过程,我们需要给它时间,但却离不开物质和精神的协调。通常情况下,物质丰富能够带动精神层次的提升,但这并不绝对,当二者不能同频共振时,自然就会病倒了。鉴于此,一个美丽的中国并不一定非要盛世,但一个盛世的中华一定是美丽如花的,这包括物质,也涵盖精神。(特约评论员 徐云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