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荒漠治理 >> 正文

甘肃武威:筑绿色屏障阻沙漠合拢

来源:中国甘肃网-农民日报 作者: 时间:2015.05.12

  今年刚一入春,天气还未转暖,甘肃省武威市古浪县的近万名干部、群众就带着工具来到了金荣沙漠生态公路两旁压沙。在一望无际的沙漠边万人挥汗如雨的劳动场面,让这条寂静而略显荒凉的公路瞬时变得“热闹”起来。对于许多当地人来说,这样的情景再熟悉不过了。在武威的各个县区,每年从秋冬季节一直到开春,这样的场面随处可见。

  与以往所不同的是,今年武威人心里又有了新的期盼:市委即将启动一个新的生态战略工程:在其境内打造一条长480公里、宽100米的甘肃、内蒙古省界防沙治沙生态林带。武威提出,要建成一条质量标准最高、防护效益最好、全国一流的防风固沙基干林带,使甘蒙省界沿线重点风沙口得到初步治理,生态防护屏障更加完善,区域生态环境明显好转,形成干旱荒漠绿洲区生态林带建设实验示范基地,在两省之间打造一道绿色生态屏障。

  从卫星云图上看,武威位于腾格里和巴丹吉林两大沙漠边缘,市区与沙漠的直线距离最近的地方只有20公里左右,其西北部的民勤县更是阻隔两大沙漠合拢、南侵的“绿洲楔子”。武威的生态建设历来备受社会各界的关注。武威处于构建国家生态安全屏障的核心区域,其生态形势的每一步变迁都关乎着西北乃至国家的生态屏障的安全。对此,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示:“确保民勤不成为第二个罗布泊。”甘肃省委书记王三运强调,“以节水、防沙治沙为主的生态建设和生态保护是武威的大使命。”武威市委书记火荣贵说,“甘蒙省界生态林带建设既是武威绿洲生存与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更是区域乃至国家生态安全的需要,也是我们自2010年以来实施生态立市战略的重要工程之一。”这些年,武威持续打造自身的生态治理体系,做了大量具有前瞻性、科学性的规划,实施了大面积的沙漠治理措施,各级党委政府及干部、群众养成了高度的生态自觉,生态保护治理的效果正在不断显现。“但是,我们也认识到,保护治理生态是一个系统工程,也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要完成好这一使命,武威还需继续付出艰苦卓绝的努力。”

  保护沙漠绿洲

   ——生态立市主动担负起保卫国家生态屏障安全的责任和使命

  地处河西走廊东端、丝绸之路亚欧大陆桥“咽喉”地带的武威市,水资源匮乏,生态环境脆弱。特别是在武威北部——三面环沙的民勤县,沙漠和荒漠化面积占89.8%,腾格里和巴丹吉林两大沙漠在民勤青土湖区域呈合拢之势。

  民勤绿洲如果不保,河西走廊和“丝绸之路”将被拦腰截断。  在国务院出台的《关于进一步支持甘肃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中,甘肃被定位为西北乃至全国的重要生态安全屏障,而武威则处于这个屏障的核心位置,生态保护成为武威的首选;同时作为欠发达地区,经济总量小,人均水平低,工业基础差,要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发展的紧迫性和重要性也不言而喻。

  一面是生态保护治理的艰巨任务,一面是发展经济、脱贫致富的重担,武威该如何抉择?“特殊的生态现状和生态区位,决定了我们谋发展绝不能以牺牲环境和浪费资源为代价。”火荣贵说,“武威要实现经济转型升级,必须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就是要把发展置于确保生态安全的前提下进行。”

  经济发展方式必须由资源消耗型向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转变,武威把建设国家生态安全屏障摆在了突出位置,动员全市上下全力实施生态立市战略。

  “前几年,我们的基本市情可简单概括为8个字:风大、沙多、缺水、少林。”武威市委副书记李明生说,在实施生态立市的总体布局上,市委明确了“南护水源、中调结构、北治风沙”方针,建立“国家有投入、科技做支撑、农民有收益”的生态建设长效机制。在具体规划上,市委统筹考虑确定了防污、节水、造林、治沙4个重点。

  “我们分析,武威缺水除了自然原因,更为严重的是结构性缺水,并且用水效益低。”李明生说。对此,武威市从节水抓起,实行用水总量、用水效率、纳污总量控制“三条红线”,建立了严格的水资源管理考核制度,定额管理,以水权管理为核心出台了水权分配、水权交易和水价制约体系。

  为防止沙漠侵蚀,武威每年都开展大规模义务压沙植树造林活动,全市所有干部每年每人一亩治沙造林任务,并将此纳入干部的考核中。“我们一以贯之地强化‘绿色发展’理念,坚持发扬栽一棵活一棵、栽一片成一片的苦干精神,力争要为武威披上更多绿装,为子孙后代留下宝贵的‘绿色财富’。”火荣贵深情地说。 功成不必在我

   ——精神屹立干部带头全社会参与共筑绿色长廊

  红水河是武威市凉州区西侧、腾格里沙漠边缘的一条干涸河沟,沙线长达70公里,风沙危害严重。从2012年秋季开始,武威市经过深入调研,在这里启动了“红水河百里生态经济长廊”建设。近日记者来到红水河时看到,漫漫的沙丘被一个个麦草方格连接成的“巨网”所固定,方格内种植的梭梭、红柳等沙生植物覆盖着沙漠。

  “每年一到5月,梭梭变绿后,沙漠边就变成了绿色,很漂亮。”武威市林业局局长李发江说。通过“麦草沙障+梭梭”的办法,市区两级的283个单位、2.34万名干部已在红水河流域成功完成人工造林11.18万亩,其中治沙造林7.34万亩。

  参与红水河治沙的武威市女教师许春华向记者介绍,用麦草压沙时,要按照事先划好边长1.5米的正方形方格线,在沙丘上刨开一条宽度和深度均接近20厘米的沟,把麦草横铺在沟上面,然后用沙子把草压进沟里,再用双脚把沙子和草踩实,填平沙沟。“最累的活还不是方格固沙,而是植树浇水。”许春华说,由于集中送水的车辆无法开进沙漠,植树的干部们只能用塑料桶到沙漠生态公路上去提水,距离较远的就要提着水桶来往返走一两公里,“等一亩地的树苗浇完,好多人都累得走不动路了。”

  虽然沙漠边缘的自然条件十分恶劣,虽然治沙是个“苦差事”,但记者长期采访发现,在武威,从北部阻止两大沙漠握手的青土湖,到南部古浪县的冰草湾,长达680公里的风沙线上,每年到了治沙造林的时节,到处可见来回奔忙治沙造林的人群。恶劣的自然环境和改善生态、建设美好家园的迫切愿望,让武威的干部、群众养成了高度的生态自觉。

  原民勤县薛百乡宋河村支书石述柱,是武威干部群众多年来与沙漠抗争的典型代表。半个世纪,石述柱“一辈子只做一件事”,带领村民治沙造林,在沙漠中建起万亩林场,阻挡了风沙对村庄的蚕食,保护住了家乡。时隔多年,回忆当时治沙情景,石述柱说:“我小的时候,看到过不少乡亲含泪离家逃荒,从那个时候起,我就下定了决心要治沙,改变家乡的面貌。”

  石述柱的愿望也是武威人的愿望。“我们引导干部抱定‘功成不必在我’的心态和观念,干部带头,群众参与,在全社会营造自觉投入生态治理的氛围,一代接着一代干下去。”火荣贵说。

  武威干部群众苦干治沙的生态自觉,正在影响着越来越多的社会力量投入当地的生态治理。日前,来武威考察薄膜太阳能和物流等产业的汉能控股集团光伏产业集团常务副总裁李晓一行,在青土湖防沙治沙生态恢复试验区,看到艰苦的治沙场面后十分动容,当即决定尽快落实2000万元资金支持武威建设甘蒙防沙治沙大林带。“我们不禁联想,武威也像大西北的‘草方格子’,它张开双臂围住了沙漠,让生命的绿洲得以延续,让‘一路一带’的梦想得以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