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红色教育 >> 正文

河北25岁小伙收藏2000件抗战物证:想开个博物馆

来源:燕赵晚报 作者: 时间:2015.07.22

       □本报记者 南开宇  时光荏苒,七十年弹指一挥间。今年是抗战胜利70周年,日本政府在此时强推安保法案引发众怒,有人不愿承认侵华罪行,但历史不容置疑。在省会,1990年出生的红色收藏家姬博元11年来收藏了2000余件抗日战争时期历史物证,其中不少东西是日军侵华的有力罪证。  90后红色收藏家藏品之多让人惊叹  昨日,记者来到省会市民姬博元的收藏空间。“三八大盖”刺刀、日军防毒面具、日军军装、日军冲锋号、炮弹弹壳、老照片……整个房间,摆满了抗日战争时期的各类物品。置身于此,仿佛回到了70年前那段战火纷飞的峥嵘岁月。这些藏品都是姬博元费尽心力所得。他所收藏的物件,就连河北省收藏家协会副会长、河北省红色收藏协会会长牛双跃看了,也不禁赞叹一句:“后生可畏!”  “虽然日本方面有人不愿正视那段历史,但我手里这些都是日军侵华最好的物证!”姬博元说。姬博元的藏品种类丰富,有装备、徽章、文献、生活品等等。其中涉及侵华日军的物品就占据了大半。在众多藏品中,姬博元很关注与河北或省会石家庄有关的抗日证物。记者看到,姬博元收藏的一幅日本军旗上写满了日文,还有当时的汉奸书写的“赠宫坂君”、“铁道省庭球部”等字样,旁边标注着这名日军军官驻扎地就是井陉县,文字书写时间是“中华民国27年3月26日”,即1938年。姬博元说,1937年日军攻占卢沟桥后,在河北省率先占据了井陉县等地,收到这份军旗后,他多次查寻史料,从井陉县了解到当时那里确实有一名叫“宫坂君”的日本军官。

  收藏加研究 让他成为收藏协会最年轻会员  姬博元还收藏有一封驻石家庄侵华日军寄往日本的书信。内容有整整两张纸,信封上写着寄往地址和人名是“爱知县一宫市多加木野林嘉惠子”,信件寄出时间为昭和拾叁年7月29日,下方一个圆形邮戳印有“石家庄”字样,标注的时间为“民国27年7月29日”。“这件东西是当年日军侵华部队占据石家庄的有利证明。”姬博元说。此外日军所用的防毒面具更印证了当年日军在中华大地上犯下的残暴罪行。摆弄着这个日本昭和16年由东京昭和化工株式会社制造的防毒面具,姬博元说:“如果他们不是在我国使用了毒气化学武器,怎么会为自己人准备这些!”  姬博元收藏的侵华日军物品众多,件件精美,极具研究价值。“每收到一件藏品,我都会去搞清它的历史背景及出处,也在收藏中学习到大量历史文化知识。”姬博元说。对此,河北省红色收藏协会会长牛双跃表示,难得一个“90后”竟然有这样的情怀。只收藏文物,不研究文物,那叫保管员;又收藏文物又研究文物,才是真正的藏家。据了解,在河北省红色收藏协会,年仅25岁的姬博元是最年轻的会员。

    抗战物品收藏是小姬最大的爱好。本报记者 李志华 摄  办过五次展览 未来想开个小博物馆  除此以外,姬博元也收藏了当时国共两党抗日的不少物品,其中最经典的是一把长约1米、宽十几厘米的大砍刀。这是抗战时期八路军和国民党部队都装备的制式大砍刀。“拿起它们,你会觉得历史是可以触摸的。”姬博元感慨道。  别看他年轻,但搞军事收藏也已经有11个年头。姬博元的爷爷当年是老红军,爷爷去世早,小姬没见过爷爷,但从小就听家人讲述爷爷当年的光荣事迹,看着爷爷留下的物品,他对过往的历史兴趣渐浓。小姬说,搞收藏用的都是自己攒的零花钱,以前藏品比较杂乱,最多时达7000余件,后来经济上越来越困难,慢慢改为了专收抗战类藏品,目前只留下2000余件,可无一不是精品。姬博元表示,未来他想开个小博物馆,进行红色教育。  近年来,姬博元先后办过五次展览,许多年轻人看后被震撼。“我收藏的不仅仅是一件文物,而是那一段历史。收藏不是为了仇恨,而是为了防止悲剧再次发生,我们今天的和平幸福生活是革命先辈用鲜血乃至生命换来的,这一点我们永远不该忘记。”姬博元说,件件藏品皆历史,历史不容翻案!通过收藏,办展览,可以让当代年轻人了解历史真相,这些是最真实的历史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