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遗产传承 >> 正文

“宁波经验”让非遗“活”在当下

来源:宁波日报 作者: 时间:2017.11.01

 原题:“宁波经验” 让非遗“活”在当下

  10月30日,宁波评话艺术家、90岁高龄的张少策在徒弟阿伟的陪同下,又一次来到宁波工程学院进行录音录像。今年5月,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开展对濒危非遗抢救性保护工作以来,每周一至两次对张少策的录音录像工作已经持续了半年。投巨资对濒危非遗用录音录像的形式进行抢救性保护,是我(宁波)市又一项走在全国前列的非遗保护工作——

  本报记者 崔小明 通讯员 周兴荣 陈敏健

  自2003年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以来,我(宁波)市摸着石头过河,在实践中探索,在探索中创新,形成了多项非遗保护工作的“宁波经验”和“宁波模式”,“三位一体”的保护模式在全国推广。通过挖掘整理、保护和传承,800多项记载着乡愁、富有宁波地域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重新焕发生机和活力。目前,我(宁波)市已建成国家、省、市、县四级非遗名录保护体系,有国家级非遗项目23个,省级89个,市级190个,县级520个,门类涵盖民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传统美术、传统技艺、传统医药、民俗等。



  “三张皮”缝成了一件袄

  长期以来,我国非遗保护对项目、传承人和传承(传播)基地分开进行申报和评审,导致项目、传承人与传承(传播)基地“三张皮”,相互之间没有关系,致使不少非遗项目的保护陷入困境。如慈城年糕虽然进入省市级非遗保护名录,由于只有项目,没有代表性传承人,也没有承担保护和传承该项目的单位,项目如同摆设。

  从事非遗保护工作多年的市文化馆副馆长孔燕告诉记者,宁波创造性地把项目、传承人和传承(传播)基地三者纳入保护整体。保护主体落在基地,传承人纳入传承基地管理。同时规定,只有在基地中承担了传承义务的传承人才有资格成为代表性传承人,项目同时拥有传承人和传承基地才能列入代表性名录,传承基地必须聘请代表性传承人开展传承活动。这样就把“三张皮”缝成了一件袄,项目、传承人和保护单位的责权利明晰,相互依存,抱团取暖。实施“三位一体”保护措施后,老字号企业冯恒大年糕厂成了慈城传统年糕制作技艺的传承基地,掌握独特工艺水平的谢大本为代表性传承人,并由传承基地聘用传承人担任技术总监。现在,慈城传统年糕制作技艺传承人从原来不足10人壮大到目前的200余人。

  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奉化吹打”找到了传承基地——奉化萧王庙街道中心小学,代表性传承人汪裕章成为学校“奉化吹打”老师,学校每年投入经费5万元,组成了30多人的学生乐队。目前,这支乐队能完整演奏“奉化吹打”传统曲目。截至目前,市政府分四批公布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三位一体”项目190个,传承基地226个,传承人247个。“三位一体”保护模式让一批濒危的非遗项目焕发生机,实现了大部分非遗项目的可持续发展。这一保护模式得到了文化部的高度肯定,目前在全国推广。

  连点成面形成聚落式保护

  我(宁波)市还借鉴国外及我国台湾地区“生态博物馆”“生态村”的建设经验,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厚、存续状态良好的区域进行整体性保护,即由保护单个项目走向保护“项目群”。

  象山海洋渔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是文化部批准的我国第8个、浙江省唯一的国家级实验区。这个实验区有各类非物质文化遗产100多项,其中5个项目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实验区的范围涉及象山全境,石浦—东门岛为核心保护区,晒盐技艺、妈祖信仰、徐福东渡传说等为特殊保护区,还有一部分为一般保护区。象山县非遗中心主任张燕告诉记者,通过对试验区域内原住民生活方式的保护和对传统渔文化资源的

  不断挖掘,恢复了“三月三踏沙滩”、渔民开洋、谢洋节等传统节日,妈祖信俗、如意信俗、渔师信俗等得到保护,渔歌、渔曲、渔戏、渔鼓、渔灯等艺术形式广泛传播。

  今年,我(宁波)市着手开展非遗特色小镇的创建工作。前童镇的元宵行会、石浦镇的开洋谢洋节、梅山街道的梅山舞狮、高桥镇的梁祝传说、梁弄镇梁弄大糕制作技艺、龙山镇的传统家具制作技艺、横溪镇的朱金漆木雕工艺成为首批非遗特色小镇。在创建非遗特色小镇的过程中,前童镇坚持非遗“见人见物见生活”,激活了“前童三宝”(三种不同工艺制作的豆制品)和“前童五匠”(砖匠、木匠、泥匠、石匠和竹匠)。通过这些非遗展示,让游客愿意来、待得住、留得下。梁弄镇挖掘梁弄大糕与端午相结合的民俗文化,并加入婚俗习俗,增加了完整展示大糕制作过程,让参观者能够体验大糕制作工艺。

  非遗馆成群众“精神粮仓”

  近年来,非遗展示馆成为我(宁波)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存、研究、传承、传播的重要平台,每年有百万群众走进非遗馆参观展览。

  2008年,鄞州区率先在全国出台了鼓励民办展示馆发展的扶持政策,由个人和民营企业出资筹建、建筑面积在1000平方米以上的民办展示馆,给予每平方米300元至500元的一次性补助。对免费和低价收费的展示,给予经费补助。之后,宁海、余姚、慈溪等地也出台类似政策,非遗博物馆如雨后春笋般冒出。紫林坊艺术馆、象山张德和的德和根艺美术馆、宁海何晓道的十里红妆博物馆、黄才良的东方艺术博物馆、海曙的王升大博物馆等在全国都有一定的知名度。

  市文化馆非遗保护部主任竺蓉告诉记者,在推进非遗展示馆建设过程中,我(宁波)市探索了国助民办、合作联办、民企民办等多元投入与运行机制,实现了政府、企业、个人多方联动、共建共享的发展模式。目前,我(宁波)市共有非遗展示馆50余家,这些非遗博物馆开发精品展陈、社会教育、学术讲座、主题论坛、公共互动、综合服务等功能,成为丰富群众文化生活的“精神粮仓”,也是对外宣传交流的形象大使。

  非遗进校园壮大传承人群

  10月27日,在北仑举行的阿拉非遗汇上,市非遗中心授予宁波大学潘天寿艺术设计学院等8家学校和团队“宁波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工艺传承创新工作站”牌匾。自2007年非遗进校园活动开展以来,通过与高校、中小学校的合作,实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校园传承,缓解了非遗传承后继乏人的尴尬局面。

  目前,很多学校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校园传承基地或传播基地。余姚市肖东第一小学,将姚剧作为特色课,三年级至六年级各班每两周安排一节姚剧课。经过多年的熏陶,学校形成了学唱姚剧的浓厚氛围。四明中学的非遗选修课有太极拳、剪纸、刺绣、茶艺等。鄞州区有30多所学校成为非遗的传承基地或教学点,“非遗”教育搞得有声有色。奉化尚田镇中心小学成为“奉化布龙”传承基地,余姚市泗门镇中心小学成为“犴舞”传承基地。

  此外,我(宁波)市还积极推动非遗走进大学。2010年,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引入民间艺术、绝技绝活,先后建起了6个非遗工作室。2015年6月,宁波大红鹰学院、宁波职业技术学院等8所在甬高校成立了全国首个非遗保护高校联盟,搭建了非遗与高校的对接平台,推动非遗技艺培训、非遗研究,为非遗的传承保护提供智力支持。

  我(宁波)市在非遗保护规范化、制度化方面也进行了积极探索。去年6月底,全国首个《非遗保护传承基地建设规范》正式出台,内容涉及基地建设的基本要求、项目传承、发展利用、运行管理等。

  传承人抢救性记录进行中

  经过社会各界的努力,我(宁波)市非遗保护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也面临着不少问题。

  对一些代表性传承人抢救性记录迫在眉睫。我(宁波)市目前共有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9个,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47个。56人中共有50人登记了出生年月。记者统计发现,他们中年纪最小的49岁,最大的90岁。其中50岁至59岁的有15人,60岁至69岁的有11人,70岁至79岁的有15人,80岁以上的有8人。宁波评书代表性传承人张少策、黄古林草席编制技艺代表性传承人袁阿蓝、蛟川走书代表性传承人张亚琴都已90岁高龄。针对传承人老化的问题,我(宁波)市已安排资金对80岁以上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进行抢救性保护,除了张少策的宁波评话,其他几位也在积极采取措施。此外,余姚土布、四明南词、蛟川走书、宁波评书、唱新闻等非遗项目,随着人们生活方式发生变化,逐渐失去了生存土壤,如何在创新中传承,需要社会各界共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