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荒漠治理 >> 正文

誓叫荒漠变绿洲——赤峰市防沙治沙工作纪实

来源:赤峰日报 作者: 时间:2018.03.05

 中国林业网3月1日讯  由于自然、气候、人为等历史原因,我市沙化土地面积一度占到了全市总土地面积的32%,沙害严重制约着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的生产生活。面对严峻的现实,我市广大干部群众坚定信心,开展了长期不懈、艰苦卓绝的防沙治沙工作,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市将林业生态建设和改善民生、促进发展紧密结合,在生态建设与保护上蓄势发力,致力于构建京津冀辽绿色生态屏障,获得了丰硕的成果。
  构建绿色生态屏障。绿色是我市发展的底色,是对外宣传的一张名片。1999年,我市就在全国地级市中率先确立了“生态立市”战略。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市每年投入9000万元财政资金,专项支持林业生态建设,各旗县区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全力推进林业重点工程建设。5年多来,全市累计完成林业投资61亿元,完成林业重点工程建设714.04万亩。现在,全市森林面积达4524万亩,森林覆盖率达35.6%,活立木总蓄积达6424万立方米,生态治理区林草植被盖度达80% 以上,保持了森林面积和森林蓄积量的持续双增长。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沙化土地面积持续减少,第五次全国荒漠化和沙化土地监测结果显示,2014年赤峰有沙化土地2830万亩,比1994年减少1166万亩,治理区植被盖度达30%-70%,实现“沙退人进”的历史性转变。我市也先后在2013年和2014年获得国家森林城市和中国天鹅之乡殊荣,已经成为全国成功治沙的一面旗帜。
  探索防沙治沙新模式。各地将防沙治沙纳入各级党政领导的年度工作实绩考核内容,全市形成了党委与政府带头、部门密切配合、全社会积极参与的防沙治沙工作格局,保证了防沙治沙工作的顺利进行。为了加快防沙治沙步伐,我市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快防沙治沙步伐的意见》《关于加强防治荒漠化改革试验区建设的决定》等一系列有关治沙造林的政策规定,完善了防沙治沙政策体系。全市认真贯彻执行“谁造谁有,合造共有,允许继承和转让”的治沙造林政策,大力推行“五荒”拍卖、承包治理、股份合作等成功经验,积极鼓励和扶持个体治沙造林户,调动了群众造林积极性。据不完全统计,全市现有承包200亩以上的个体治沙造林户近3000户,其中治理规模在1000亩以上的大户达150余户,带动了全市防沙治沙事业的健康发展。
  在此基础上,全面推广“工程招投标造林”、“合同制造林”和“先造后补造林”等三种建设管理模式,切实提高了生态建设工程质量和投资效益。在工程规划上,改变过去规模小而散的做法,打破了乡、村界限,打破各项工程界限,突出了规模效应,对各项目进行整合,降低了建设成本。在资金投入上,改变过去仅靠项目资金和财政投入的模式,积极拓宽融资方式, PPP模式、金融性资金、公司、大户、合作社等投资方式也得到一定推广,构建了政府性投资、金融性投资和社会资本投资的新格局。
  大力推广营造林技术模式。科技,是推动我市林业快速发展的另一个引擎。多年来,我市始终把引进和推广科技成果、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贯穿林业生态建设与保护工作始终。全市大力推广草牧场防护林营造、“两行一带”造林、高寒漫甸草牧场防护林营造、生物沙障治理、丘陵山地综合治理等技术模式。同时,针对我市自然气候特征,推广应用苗木蘸根保湿、坐水覆膜造林、坐水覆膜直播造林、开沟深植、容器苗造林等系列抗旱技术,以及喷灌、管灌等节水灌溉和青贮、微贮、氨化等饲草料加工转化技术等,推广率达85% 以上。目前,有16 项林业科技成果进入国家林业科技推广成果库,有5 项林业科技研究成果获国家发明专利。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我市在防沙治沙过程中,积极调整思路,在建设生态林业的同时,更加注重民生林业的发展,用产业化的思路指导防沙治沙,以兴林富民为目标,将生态建设与发展地方经济和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提高农牧民收入有机结合起来,探索出一条沙地增绿、农牧民增收的成功之路,实现了由生态效益为主向生态优先、突出经济效益的转变。
  目前,全市已形成经济林果品、木材加工、林下种养采集加工、森林沙漠生态旅游、林木种苗花卉五大主导产业发展,通过政策引导,创新机制,优化结构,扶持龙头,实施品牌发展战略,2017年,全市林业总产值69亿元。全市林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达29 家。全市在林产业发展中实施品牌发展战略,引导企业推进木材加工、山野菜、食用菌、中药材、种苗、花卉、饮料产品等品牌建设,通过开展“地理标志”、“森林认证”以及标准化工作,培植了一系列名牌产品。此外,我市大力发展森林沙漠旅游业, 2017年,全市接待森林沙漠生态游客达80多万人次。